首頁
1
讀經資訊
2
讀經手冊
3
第五節4
https://www.gsr.org.tw/custom_114925.html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兒童讀經之基本理論     從兒童時期起給予讀經,是一種合情合理的教育,而且實施起來是非常簡單而有效的。但因為民國以來的教育觀念太片面僵化了,所以一般人很難想像其合理性,不易接受這樣的方式。因此,也必須略作理論之說明:     民國以來的教育觀念,大體是以美國二十世紀初年的實用主義為主導,也可以說是以「兒童中心本位」為主。其施教理論的大要是:一、教材的選編要按照類化原則,也就是教材要依兒童的理解能力,按部就班,由淺到深,由易到難,他能懂的才教給他。二、教育的目標是遵循實用原則,也就是他生活上有需要的才教給他。三、教學方法要注意興趣原則,也就是要順應兒童的興趣,有興趣才學得好。如果依照這三原則去推論,是不可以教兒童讀經的。     不過,以上三原則,雖在某方面看似是很合理,不可反對,但從整個教育的理念看,其實是很片面而值得商榷的。   首先,以類化原則說,要求教材依深淺的順序,以適合理解力,這只是應用在「科學知識技能」的學習才完全必要,而人類的學習,不只是科學知識技能。佔很重要一面的有關精神性的,文化性的,人格性的陶冶培養,是否也必定要遵守「理解而後學」的原則?又什麼叫做理解?是不是所有理解都像理解數學那樣才算理解?這些都是一直被含混的問題。其次,所謂實用,有當前兒童期馬上可實用的東西,也有他將來成長後所需的東西,要不要一起照顧?兒童能不能學他現在用不到的東西?需不需要學他將來才用得著的東西?這在當前教育理論中是尚未深切討論的問題。其三,所謂興趣,是可以用各種方式培養的,是否一定要遊戲才有興趣?是否不了解的東西,就沒有興趣?這種問題,應該由實驗來判斷才對。     姑且舉音樂之學習為例,如果我們的音樂教育,一向只教他能懂的音樂,只教他當時要用的音樂,則一個國小兒童因為只懂兒歌,所以只能教兒歌。如是,小學畢業時,他只有小學音樂水準。升國中,便覺兒歌太淺,用不上,必須再學少年之歌,國中三年又只學少年歌,畢業時,只有國中的音樂程度,到高中,國中音樂又無用,必須再學青年之歌。如此,每長一歲,便沒有音樂可用,須學新的音樂,從國小到高中十二年的音樂教育,到高中畢業,只有高中水準。除了音樂系之外,我們所有大學生,所有成人,一輩子的音樂素養只停留在高中水準,成人而只有高中水準,便是沒有水準。難怪我們的社會中的成人,一輩子只能跟著兒女聽流行歌。這真是音樂素養低落的表徵,現在書店的音樂類暢銷書多是古典音樂的「入門書」,可見十餘年的學校音樂教育是多麼貧乏而不足。     如果換個教育思想,知道教育除了有知識性的學習,和當時年齡實用性的學習之外,另外有性情美感上的學習,和屬於永恒性的學習。則在其理解性的、技巧性的學習,如樂理和歌唱樂器上的學習,遵照類化實用原則,配合年齡,由淺到深以外,在其精神性的欣賞方面,卻多用高水準的有美感的音樂,讓他多聽,多接觸。這樣做,不見得兒童就會排斥,但他的音樂鑑賞力必能在耳濡目染中漸漸培成,而永遠成為一個有音樂審美素養的人。請看有些音樂家庭,兒童自出生起即聽正式音樂,沒聽說這孩子會掩耳不聽,但其音樂感受力自然與眾人不同。     若要問兒童不懂那麼深的音樂,怎麼學?則必須辯明:懂音樂和懂數學不一樣,我們如要用現在唯一的知識性的考試方式去考他,那他當然一點也「不懂」,但如教育思想不那麼僵化,如果我們肯從長遠的歷程看,應該可以推斷,他當時表面上好像不懂,但其實他有某種默默的「懂」,而且可能「懂」得很深,「懂」到他整個生命裏去,或許這才是「懂」的真意!畢竟生命是一大神奇,你以為兒童不懂,甚至連兒童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但小時有了默默的醞釀,到了適當的時候就會「豁然開朗」。我們應給教育保留這一扇人生的可貴之門才好。我們當然尊重科學,重視實用,但一切以科學為標準而唯實用是尚,泛科學化泛功利化,可能會抹殺了一些人生很寶貴的面向。     語文的學習也一樣,可分技能性實用性的一面和文化性永恒性的一面。技能性大體是認字寫字的問題,實用性則照顧他現實上所須用的語文技術和生活觀念。依照流行的教育理論,我們的小學國語課本,便只想供應這些現實技術層面的東西。而兒童所能知所須用的東西甚為簡單,因此我們的國語課本的內容就也跟著簡單以適應之,乃至錢穆先生批評之為「小貓叫小狗跳的教育」。如此教下去,到了國中、高中,他除了認得一些字外,其他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便不夠用,他必須再打基礎,這時他已經太忙了,基礎打不起來,他已不可能從語文教育學到深入的永恒的東西了。若不是大學語文系的人,一生便只能保有高中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他永遠成為一個語文程度低落和人文素養蒼白的人。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人人一輩子都在缺乏之感中,十餘年的語文教育,這樣的浪費,是非常冤枉的。古人所謂十年寒窗,便具有一生受用不盡的為學為人基礎,此種教育成就是可以讓我們反省反省的。     其實,如果只期望兒童學到兩三千個字,以及學會應付他生活的語言,能夠表達他一點文采,是不須要像現今的六年國語課這樣大費周章的。我們的教育把它弄得太扭曲繁難了,姑且從認字說起:低年級的認字能力是已經很強了,但是寫字用字則有相當大的困難,因為認字大體是靠記憶力,而寫字和應用須有很強的理解力才行。本來,低年級理解力弱,應著重認字,而少要求書寫及應用。字會認了,便可閱讀,閱讀時不太明白也沒有關係,從糊里糊塗的大量閱讀中,自有一些吸收,自可培養出理解力,而大量閱讀的同時也增加認字數量,認字如滾雪球,會愈認愈多,一般智力的兒童,在兩三年內,幾乎可以認完一輩子所需用的字。起先是會認不會寫,會讀不會用,但這都不要緊,等長大了,理解力提高了,自然會認會讀,就會寫會用,這豈不簡單而自然!但是我們正規的教育觀念認為,每教一字就要寫一字,就要會用這一個字,才算學會,號稱「深究」。其實這是強他所難,所以老半天教不好一個字一個詞。最後,認為既然不會寫不會用,就是不懂,不懂就不要教。所以課本就那樣簡單,但雖然教得很少,卻要學得很精,天天在原地磨呀磨。老師教得很吃力,兒童也學得很痛苦,不知錯過了多少時機,浪費了多少心血,阻塞了多少才華!     曾有日本學者,認為漢字最能訓練圖形智力,所以在幼稚園教日本小孩認漢字,他的方法是:每天讓兒童唸一首中國詩,只唸十分鐘,便掛在教室後面不管,明天再換一首。三年下來,一個幼稚園大班的兒童,可以認得一千多個漢字,比日本高中學生還多。此法如應用在國內,以讀經的方式教導,光從認字的價值來說,則三年的幼稚園讀經,可能認得三千字至五千字以上,在他升上國小一年級時,便可隨意閱讀。此時,如能提供無限的課外讀物,則一個國小兒童在六年之間,不知能吸收多少知識,還愁他不會造句,不會作文嗎?一個提早認字的兒童,可以提早閱讀,而養成閱讀習慣的兒童,不但自己吸收知識,也省了天下父母多少擔心!將消減了社會多少遊魂和暴燥!     要解決當今語文教育問題,須從教育觀念入手,即不要再迷信「懂不懂」的理論。要把人當人看,不要只把兒童當作理智的「工具」看,要正視兒童學習能力的特性,要給予他合乎人性的教育!即是先要分清實用的知識學習和永恒的文化學習的不同。而在實用的考慮上,以提前認字和增廣閱讀來代替單調的繁複的課文的深究。在永恒性的文化陶治上,參酌加入「兒童讀經」的教育!也就是除了現行的「只陪兒童長大,長大後即無用」的教育以外,參酌加入一些有長遠意義的「經典教育」。     兒童的經典教育總括地說,只有兩個重點,即是:從教材說,自小就讓他接觸「最有價值的書」,「永恒之書」,只要有價值,不管艱深不艱深。從教法說,就是要他多唸多反覆乃至於會背誦!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     原來人類有兩大學習能力,即記憶力和理解力,記憶猶如電腦資料的輸入和保存,理解猶如程式的設計和應用。沒程式空有資料,則資料是死的,沒資料空有程式,程式卻是虛的。二者缺一不可,但記憶力和理解力在人生成長過程中的發展曲線是不同的,依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個人的記憶力發展是自零歲開始,一至三歲即有顯著的發展,三至六歲,其進展更為迅速,六至十三歲,則為一生中發展的黃金時代,至十三歲為一生記憶力之最高峰,以後最多只能保持此高點,往往二十歲以後,心境一不平衡,便有減退的可能。而理解力的發展,與記憶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零歲開始醞釀,一至十三歲總是緩慢上升,十三以後方有長足之進展,十八以後漸漸成熟,但依然可因為經驗及思考之磨練而一直有所進步,直到老死為止。 我們提倡兒童讀經教育,即是要利用他兒童期的記憶力,記下一些永恒的東西。反覆誦讀,是兒童的自然喜好!背書,是他的拿手好戲!你不準備些有價值的書讓他背,他就只好背小學課本,甚至背電視廣告。而且在其記憶力正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其記憶能力會達到較高的頂峰,一輩子維持在較高的水準上,一生都受其益。(根據近年的實驗,讀經半年一年之後,約有百分之五十的兒童,可達到近乎「過目不忘」的能力。)但如錯過了十三歲的時機,將永無翻身之地。好像一個弱視的小孩,過了十五歲,就無法再訓練了,此點請務必慎重關切,勿錯過了時機!     有些人認為理解才重要,認為叫一個不理解文意的人背書,是不應該的,認為那是「填鴨」的教育,所以特別譏之為「死背」「食古不化」而反對之。   殊不知,該「死背」的時候,就須「死背」,應「食古」的地方,就須「食古」,這正是合乎人性的教育。他如果善於背而給他背,他很自然就背上了,怎可說是「填鴨」呢?「填鴨」,是鴨胃小,吃不下,硬填,填了不消化,現在,兒童背誦的能力強得很,好像一頭有四個胃的牛,給他「讀經」,應該比喻為「填牛」!填多了,他慢慢「反芻」去!你現在不給他好好的「吃」幾本經典,正是「餓牛」,等他長大了,一點本領也拿不出來。所以這時不給兒童背誦,正是浪費他的時光,遏止他的成長。反之,如果理解力發展未到時機,硬要他「理解」,就像現今的科學教育,教材太深,超乎正常學生的理解力,又加上參考書和聯考的推波助瀾,造成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的兒童青年「怕」數學,「怕」科學!因為有關理解力的推進,在兒童少年時期,是只能憑其天生的發展,而很難訓練的。天份高,早開竅的,只佔少數,我國的科學教育是以高標準來要求一般的學生,所以有絕大多數的人產生學習的困難,而這困難,是不能「勤以補拙」的,是打他他,也沒有辦法的。沒有能力學習而硬逼著他學習,學生本人和全家人都為了數學科學教育,生活在恐懼痛苦中,長達六七年之久,這才是真正的「填鴨」元凶呢!我真希望我們的科學教育學學美國,把數學科學教育的難度降低兩三年程度,使人人先不怕數學科學,而代之以多量而多變的習作,以養成善用思考的習慣。我們初中高中的數學科學知識實在太深,平時生活用不上,而其高度又不足以參與發明創造,變成兩不著邊!其實一個民族要迎頭趕上科學,恐怕不是教一般人在課程上塞得很多就可以的,而是要出「天才」,有創造性的科學家要靠天才,我們應在發現並特意培養科學天才上努力,方是正途。一般人所需要的思考訓練是邏輯和人生哲學,而我們高中教育卻沒有邏輯和哲學,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是想要以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數學演算來訓練洞察力與思考力,但學那麼深的數學理化,又要求解題速度,剛好不能培養其洞察的眼光和思考的習慣,只有令他在學校時以解題技巧掠取分數而已,只令他一輩子害怕思考心胸滯濁而已。這樣的教育不但不能培養出有創造力的科學家,連整個社會的「科學精神」「研究風氣」也都被扼殺了,此「科學填鴨」之過也。     所以,科學教育與語文教育走的是兩條路,都應好好照顧,在兒童時期,讓他在語文學習上「死背」「食古」,猶如電腦之輸入資料,愈多愈好,選擇愈珍貴的愈好,「食古」多了,其中自會有所醞釀發酵,將來他理解力發展到了,或生活經驗的時機恰合了,自然「活用」出來。生命是難以測度的,你安知「食古」一定「不化」?依認知心理學家的觀察,記憶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對提高,其想像力也比較豐富,我們當然不能像考數學這樣確切判定他一定懂還是不懂,也不能像實驗室實驗一樣預測他什麼時候能用得上,甚至怎麼用,但我們至少可以知道的是:預備著總比不預備好,寧可預備了而不用,也不要等到要用時,一無所有,事到臨頭,只憑原始的一點聰明,因著刺激而反應,常不免慌亂失據,窘態畢露!     以上是從「懂不懂,有用無用」的角度看,說經典教育是可以暫時不懂,但將來卻有大用的,以破除當今偏頗的教育思想,若再進一步說,光從「用得上用不上」的角度來衡量經典教育,也還是很表面的。究實而言,讓一個兒童接受經典教育,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是要他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種深度,以維護人性光輝,以提升人格品質,以造就人才,以陶鑄大器。這是人類天經地義的期盼,這是教育主政者以及所有教師所有家長的責任!現今社會上校園中問題青年問題學生愈來愈多,大家都知道,原因不是出在經濟上,也不在聰明不聰明上,甚至也不是知識夠不夠的問題,而是文化教養的問題!文化教養之出問題,其來已久,病怎麼來就要怎麼去,有人天真的以為社會亂到一個程度,就會「物極必反」地自我糾正,這是錯把天地的自然變化誤想了文化也會如此。天地可以自然的循環,但文化是人自己走出來的。壞,是人的自我破壞;好,也需要人的自我培植。我們社會必須重植文化之根!而植文化之根的最簡易可行之策即是教兒童讀經,使他及早有文化的浸潤。這種工作,雖然不一定能立竿見影,但這卻是一個有憂患意識的知識份子,一個謀國以忠的政治家所應慧眼洞見的遠謀!有些現代人的心態,凡不能一時見效的,就等不及,凡不能供將來耍嘴皮爭名位的,就認為沒有用,這是社會風氣的浮淺,是人間世的衰象!要給兒童讀經,凡此等陋習鄙見均須淘濾淨盡才可。                                                                                          【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董事長 王財貴】  
https://www.gsr.org.tw/ 財團法人臺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第五節 兒童讀經之基本理論

 

  從兒童時期起給予讀經,是一種合情合理的教育,而且實施起來是非常簡單而有效的。但因為民國以來的教育觀念太片面僵化了,所以一般人很難想像其合理性,不易接受這樣的方式。因此,也必須略作理論之說明:

 

  民國以來的教育觀念,大體是以美國二十世紀初年的實用主義為主導,也可以說是以「兒童中心本位」為主。其施教理論的大要是:一、教材的選編要按照類化原則,也就是教材要依兒童的理解能力,按部就班,由淺到深,由易到難,他能懂的才教給他。二、教育的目標是遵循實用原則,也就是他生活上有需要的才教給他。三、教學方法要注意興趣原則,也就是要順應兒童的興趣,有興趣才學得好。如果依照這三原則去推論,是不可以教兒童讀經的。

 

  不過,以上三原則,雖在某方面看似是很合理,不可反對,但從整個教育的理念看,其實是很片面而值得商榷的。

  首先,以類化原則說,要求教材依深淺的順序,以適合理解力,這只是應用在「科學知識技能」的學習才完全必要,而人類的學習,不只是科學知識技能。佔很重要一面的有關精神性的,文化性的,人格性的陶冶培養,是否也必定要遵守「理解而後學」的原則?又什麼叫做理解?是不是所有理解都像理解數學那樣才算理解?這些都是一直被含混的問題。其次,所謂實用,有當前兒童期馬上可實用的東西,也有他將來成長後所需的東西,要不要一起照顧?兒童能不能學他現在用不到的東西?需不需要學他將來才用得著的東西?這在當前教育理論中是尚未深切討論的問題。其三,所謂興趣,是可以用各種方式培養的,是否一定要遊戲才有興趣?是否不了解的東西,就沒有興趣?這種問題,應該由實驗來判斷才對。

 

  姑且舉音樂之學習為例,如果我們的音樂教育,一向只教他能懂的音樂,只教他當時要用的音樂,則一個國小兒童因為只懂兒歌,所以只能教兒歌。如是,小學畢業時,他只有小學音樂水準。升國中,便覺兒歌太淺,用不上,必須再學少年之歌,國中三年又只學少年歌,畢業時,只有國中的音樂程度,到高中,國中音樂又無用,必須再學青年之歌。如此,每長一歲,便沒有音樂可用,須學新的音樂,從國小到高中十二年的音樂教育,到高中畢業,只有高中水準。除了音樂系之外,我們所有大學生,所有成人,一輩子的音樂素養只停留在高中水準,成人而只有高中水準,便是沒有水準。難怪我們的社會中的成人,一輩子只能跟著兒女聽流行歌。這真是音樂素養低落的表徵,現在書店的音樂類暢銷書多是古典音樂的「入門書」,可見十餘年的學校音樂教育是多麼貧乏而不足。

 

  如果換個教育思想,知道教育除了有知識性的學習,和當時年齡實用性的學習之外,另外有性情美感上的學習,和屬於永恒性的學習。則在其理解性的、技巧性的學習,如樂理和歌唱樂器上的學習,遵照類化實用原則,配合年齡,由淺到深以外,在其精神性的欣賞方面,卻多用高水準的有美感的音樂,讓他多聽,多接觸。這樣做,不見得兒童就會排斥,但他的音樂鑑賞力必能在耳濡目染中漸漸培成,而永遠成為一個有音樂審美素養的人。請看有些音樂家庭,兒童自出生起即聽正式音樂,沒聽說這孩子會掩耳不聽,但其音樂感受力自然與眾人不同。

 

  若要問兒童不懂那麼深的音樂,怎麼學?則必須辯明:懂音樂和懂數學不一樣,我們如要用現在唯一的知識性的考試方式去考他,那他當然一點也「不懂」,但如教育思想不那麼僵化,如果我們肯從長遠的歷程看,應該可以推斷,他當時表面上好像不懂,但其實他有某種默默的「懂」,而且可能「懂」得很深,「懂」到他整個生命裏去,或許這才是「懂」的真意!畢竟生命是一大神奇,你以為兒童不懂,甚至連兒童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但小時有了默默的醞釀,到了適當的時候就會「豁然開朗」。我們應給教育保留這一扇人生的可貴之門才好。我們當然尊重科學,重視實用,但一切以科學為標準而唯實用是尚,泛科學化泛功利化,可能會抹殺了一些人生很寶貴的面向。

 

  語文的學習也一樣,可分技能性實用性的一面和文化性永恒性的一面。技能性大體是認字寫字的問題,實用性則照顧他現實上所須用的語文技術和生活觀念。依照流行的教育理論,我們的小學國語課本,便只想供應這些現實技術層面的東西。而兒童所能知所須用的東西甚為簡單,因此我們的國語課本的內容就也跟著簡單以適應之,乃至錢穆先生批評之為「小貓叫小狗跳的教育」。如此教下去,到了國中、高中,他除了認得一些字外,其他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便不夠用,他必須再打基礎,這時他已經太忙了,基礎打不起來,他已不可能從語文教育學到深入的永恒的東西了。若不是大學語文系的人,一生便只能保有高中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他永遠成為一個語文程度低落和人文素養蒼白的人。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人人一輩子都在缺乏之感中,十餘年的語文教育,這樣的浪費,是非常冤枉的。古人所謂十年寒窗,便具有一生受用不盡的為學為人基礎,此種教育成就是可以讓我們反省反省的。

 

  其實,如果只期望兒童學到兩三千個字,以及學會應付他生活的語言,能夠表達他一點文采,是不須要像現今的六年國語課這樣大費周章的。我們的教育把它弄得太扭曲繁難了,姑且從認字說起:低年級的認字能力是已經很強了,但是寫字用字則有相當大的困難,因為認字大體是靠記憶力,而寫字和應用須有很強的理解力才行。本來,低年級理解力弱,應著重認字,而少要求書寫及應用。字會認了,便可閱讀,閱讀時不太明白也沒有關係,從糊里糊塗的大量閱讀中,自有一些吸收,自可培養出理解力,而大量閱讀的同時也增加認字數量,認字如滾雪球,會愈認愈多,一般智力的兒童,在兩三年內,幾乎可以認完一輩子所需用的字。起先是會認不會寫,會讀不會用,但這都不要緊,等長大了,理解力提高了,自然會認會讀,就會寫會用,這豈不簡單而自然!但是我們正規的教育觀念認為,每教一字就要寫一字,就要會用這一個字,才算學會,號稱「深究」。其實這是強他所難,所以老半天教不好一個字一個詞。最後,認為既然不會寫不會用,就是不懂,不懂就不要教。所以課本就那樣簡單,但雖然教得很少,卻要學得很精,天天在原地磨呀磨。老師教得很吃力,兒童也學得很痛苦,不知錯過了多少時機,浪費了多少心血,阻塞了多少才華!

 

  曾有日本學者,認為漢字最能訓練圖形智力,所以在幼稚園教日本小孩認漢字,他的方法是:每天讓兒童唸一首中國詩,只唸十分鐘,便掛在教室後面不管,明天再換一首。三年下來,一個幼稚園大班的兒童,可以認得一千多個漢字,比日本高中學生還多。此法如應用在國內,以讀經的方式教導,光從認字的價值來說,則三年的幼稚園讀經,可能認得三千字至五千字以上,在他升上國小一年級時,便可隨意閱讀。此時,如能提供無限的課外讀物,則一個國小兒童在六年之間,不知能吸收多少知識,還愁他不會造句,不會作文嗎?一個提早認字的兒童,可以提早閱讀,而養成閱讀習慣的兒童,不但自己吸收知識,也省了天下父母多少擔心!將消減了社會多少遊魂和暴燥!

 

  要解決當今語文教育問題,須從教育觀念入手,即不要再迷信「懂不懂」的理論。要把人當人看,不要只把兒童當作理智的「工具」看,要正視兒童學習能力的特性,要給予他合乎人性的教育!即是先要分清實用的知識學習和永恒的文化學習的不同。而在實用的考慮上,以提前認字和增廣閱讀來代替單調的繁複的課文的深究。在永恒性的文化陶治上,參酌加入「兒童讀經」的教育!也就是除了現行的「只陪兒童長大,長大後即無用」的教育以外,參酌加入一些有長遠意義的「經典教育」。

 

  兒童的經典教育總括地說,只有兩個重點,即是:從教材說,自小就讓他接觸「最有價值的書」,「永恒之書」,只要有價值,不管艱深不艱深。從教法說,就是要他多唸多反覆乃至於會背誦!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

 

  原來人類有兩大學習能力,即記憶力和理解力,記憶猶如電腦資料的輸入和保存,理解猶如程式的設計和應用。沒程式空有資料,則資料是死的,沒資料空有程式,程式卻是虛的。二者缺一不可,但記憶力和理解力在人生成長過程中的發展曲線是不同的,依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個人的記憶力發展是自零歲開始,一至三歲即有顯著的發展,三至六歲,其進展更為迅速,六至十三歲,則為一生中發展的黃金時代,至十三歲為一生記憶力之最高峰,以後最多只能保持此高點,往往二十歲以後,心境一不平衡,便有減退的可能。而理解力的發展,與記憶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零歲開始醞釀,一至十三歲總是緩慢上升,十三以後方有長足之進展,十八以後漸漸成熟,但依然可因為經驗及思考之磨練而一直有所進步,直到老死為止。

我們提倡兒童讀經教育,即是要利用他兒童期的記憶力,記下一些永恒的東西。反覆誦讀,是兒童的自然喜好!背書,是他的拿手好戲!你不準備些有價值的書讓他背,他就只好背小學課本,甚至背電視廣告。而且在其記憶力正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其記憶能力會達到較高的頂峰,一輩子維持在較高的水準上,一生都受其益。(根據近年的實驗,讀經半年一年之後,約有百分之五十的兒童,可達到近乎「過目不忘」的能力。)但如錯過了十三歲的時機,將永無翻身之地。好像一個弱視的小孩,過了十五歲,就無法再訓練了,此點請務必慎重關切,勿錯過了時機!

 

  有些人認為理解才重要,認為叫一個不理解文意的人背書,是不應該的,認為那是「填鴨」的教育,所以特別譏之為「死背」「食古不化」而反對之。

  殊不知,該「死背」的時候,就須「死背」,應「食古」的地方,就須「食古」,這正是合乎人性的教育。他如果善於背而給他背,他很自然就背上了,怎可說是「填鴨」呢?「填鴨」,是鴨胃小,吃不下,硬填,填了不消化,現在,兒童背誦的能力強得很,好像一頭有四個胃的牛,給他「讀經」,應該比喻為「填牛」!填多了,他慢慢「反芻」去!你現在不給他好好的「吃」幾本經典,正是「餓牛」,等他長大了,一點本領也拿不出來。所以這時不給兒童背誦,正是浪費他的時光,遏止他的成長。反之,如果理解力發展未到時機,硬要他「理解」,就像現今的科學教育,教材太深,超乎正常學生的理解力,又加上參考書和聯考的推波助瀾,造成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的兒童青年「怕」數學,「怕」科學!因為有關理解力的推進,在兒童少年時期,是只能憑其天生的發展,而很難訓練的。天份高,早開竅的,只佔少數,我國的科學教育是以高標準來要求一般的學生,所以有絕大多數的人產生學習的困難,而這困難,是不能「勤以補拙」的,是打他他,也沒有辦法的。沒有能力學習而硬逼著他學習,學生本人和全家人都為了數學科學教育,生活在恐懼痛苦中,長達六七年之久,這才是真正的「填鴨」元凶呢!我真希望我們的科學教育學學美國,把數學科學教育的難度降低兩三年程度,使人人先不怕數學科學,而代之以多量而多變的習作,以養成善用思考的習慣。我們初中高中的數學科學知識實在太深,平時生活用不上,而其高度又不足以參與發明創造,變成兩不著邊!其實一個民族要迎頭趕上科學,恐怕不是教一般人在課程上塞得很多就可以的,而是要出「天才」,有創造性的科學家要靠天才,我們應在發現並特意培養科學天才上努力,方是正途。一般人所需要的思考訓練是邏輯和人生哲學,而我們高中教育卻沒有邏輯和哲學,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是想要以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數學演算來訓練洞察力與思考力,但學那麼深的數學理化,又要求解題速度,剛好不能培養其洞察的眼光和思考的習慣,只有令他在學校時以解題技巧掠取分數而已,只令他一輩子害怕思考心胸滯濁而已。這樣的教育不但不能培養出有創造力的科學家,連整個社會的「科學精神」「研究風氣」也都被扼殺了,此「科學填鴨」之過也。

 

  所以,科學教育與語文教育走的是兩條路,都應好好照顧,在兒童時期,讓他在語文學習上「死背」「食古」,猶如電腦之輸入資料,愈多愈好,選擇愈珍貴的愈好,「食古」多了,其中自會有所醞釀發酵,將來他理解力發展到了,或生活經驗的時機恰合了,自然「活用」出來。生命是難以測度的,你安知「食古」一定「不化」?依認知心理學家的觀察,記憶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對提高,其想像力也比較豐富,我們當然不能像考數學這樣確切判定他一定懂還是不懂,也不能像實驗室實驗一樣預測他什麼時候能用得上,甚至怎麼用,但我們至少可以知道的是:預備著總比不預備好,寧可預備了而不用,也不要等到要用時,一無所有,事到臨頭,只憑原始的一點聰明,因著刺激而反應,常不免慌亂失據,窘態畢露!

 

  以上是從「懂不懂,有用無用」的角度看,說經典教育是可以暫時不懂,但將來卻有大用的,以破除當今偏頗的教育思想,若再進一步說,光從「用得上用不上」的角度來衡量經典教育,也還是很表面的。究實而言,讓一個兒童接受經典教育,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是要他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種深度,以維護人性光輝,以提升人格品質,以造就人才,以陶鑄大器。這是人類天經地義的期盼,這是教育主政者以及所有教師所有家長的責任!現今社會上校園中問題青年問題學生愈來愈多,大家都知道,原因不是出在經濟上,也不在聰明不聰明上,甚至也不是知識夠不夠的問題,而是文化教養的問題!文化教養之出問題,其來已久,病怎麼來就要怎麼去,有人天真的以為社會亂到一個程度,就會「物極必反」地自我糾正,這是錯把天地的自然變化誤想了文化也會如此。天地可以自然的循環,但文化是人自己走出來的。壞,是人的自我破壞;好,也需要人的自我培植。我們社會必須重植文化之根!而植文化之根的最簡易可行之策即是教兒童讀經,使他及早有文化的浸潤。這種工作,雖然不一定能立竿見影,但這卻是一個有憂患意識的知識份子,一個謀國以忠的政治家所應慧眼洞見的遠謀!有些現代人的心態,凡不能一時見效的,就等不及,凡不能供將來耍嘴皮爭名位的,就認為沒有用,這是社會風氣的浮淺,是人間世的衰象!要給兒童讀經,凡此等陋習鄙見均須淘濾淨盡才可。

 

                                                                                       【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董事長 王財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