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是西式的教育受多了,或是美國居住久了。許多在美華人成天腦子裏轉的都是自己的事。每天熙熙攘攘地追求著 "美國夢"的生活,對于西方的物質文明,好奇又愛慕,並且樂此不倦。周末假日經常是逛裝飾堂皇的購物中心或是沉醉在五光十色的電視電影中,平常努力的不外是高薪、房子、車子….,當然,我也有過這段經驗。然而,自感那些滿足和快樂都不能持久,心裏不能坦然自若。常自問這種搏鬥要到何日止,何時休呵?這樣汲汲營營地又到底是誰辛苦為誰忙呢?以自己 "有限"的生命去追求世界 "無限"的物質,那天才能得到內心滿足而安寧呢?生命的意義在那裏?活著總該有個充實的境界吧。何況,這種搏取又多是盲從的跟著大家跑。
當我自省這種心態時,常會聯想到臺灣師範大學曾昭旭教授說過我們這些現代的中國中 "雖然血管裏流的仍是中華民族的血,但從小是喝西方文化的奶水長大的,意識層面的思路與觀念老早是西式的了。",以前不為然,現在越來越覺得有道理了。
記得60年代在臺灣求學期間,進的是一流學校,卻沒有培養 "自覺、自律、自強"的意識。學校的課程多偏重英文和數理,似乎英文和數理老師也較受學生的尊重。上學就是求知識,升大學,去留學。這也是學校、家庭、社會對我等青年人一致的期許。學校沒有引導我們認識和伸展自己的個性,更很少鼓勵我們去關懷社會。狹隘的教育觀念就導致了狹隘的教育內容,而狹隘的教育內容就培養出狹窄的人生價值觀。所以,現代的知識份子,大學生多半是自我中心的,在社會工作缺乏判斷力、也沒有正義感,更談不上應付困難,應變環境的能力和對社會的責任感了。
我們如何在錯綜復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點?怎樣在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生涯間為自身求安頓?怎麼又能超越現實開拓自我的大方向?我的這些迷惑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悟到自己應有的位置,志業和使命。這樣的心態又更是在數年前我與十幾位有同感的朋友共同研讀中國的古典經文原著中獲得一再的肯定。
我們先從四書開始研讀,才了解那畢竟是三千年不衰的中國儒家思想、中華精萃。真是深感開卷有益啊,例如「大學」中就有引導我們立志的三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有輔導我們思維的五段思維法(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能慮,慮而後能得)和本末相對術(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以及引導我們了解人生責任的八罾實在論(修身、齊家、治國,進而兼善天下)的哲理。真是何等智慧。大家都後悔小時候沒有背誦這些生活指南。若是幼年熟悉這些經典,那些智慧的種子,會如泉水似的不斷滋潤歲月,引導我們求學,指導我們生活,我們的生命又是何等境界,大哉,中華民族的智慧!
去年年底,意外的收到李思平、歐陽碧雲夫婦由臺南寄來的一大盒「兒童讀經」資料,內有讀本、手冊、錄相帶、錄音帶等。細閱之後,非常興奮,才知道王財貴教授發起和推動的這教育活動,歷時十多年,真正功德無限。
我是從事教育工戶的,對這樣具遠見、有成效的教育活動,感到很振奮、很響往。決定與友人俞小薇女士(美國國會圖書館工作)在今年的三月中旬前往臺灣一行,親自了解實況謝謝王財貴教授,華山書院的吳英蘭女士和李思平先生的安排,我們在臺北、臺中、臺南訪問了五天。我們參觀了學校、社區和家庭組織的讀經活動,訪問了教師、家長和學生,目睹「兒童讀經」帶給孩子,家庭的 "多功能"實際效益。那些好處真是孩子一輩子都享用不盡。這些背誦中華讀經的孩子多麼有福啊!
以讀經的 "多功能"而言,正如西方對 "閱讀"的學術研究報告所指出:讀者可從閱讀中學到字、辭、句和文章的意思;經常閱讀不僅能豐富詞匯,加快閱讀速度,還能增強理解力;閱讀不僅增長知識,還能建立讀者的自信與自尊。再從長遠看,趁孩子們在記憶力最強的階段就背誦了為人處世的智慧,讓他們逐漸了解中華文化是如何看待「人」、「自己」,「人與人」和「人與大自然」的關系,領悟到生活的品質、人生的理想和對社會的責任。「兒童讀經」從小就為孩子種下了智慧的種子。我們很敬佩王教授的遠見和他不辭辛苦地四處推動兒童讀經的毅力,我們贊賞家長對孩子讀經的愛心和執著,我們感佩社會人士對兒童讀經的認同和資助,這些新興現象都讓我從新得力,讓我也有了新的使命感。
我在美國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對於西方教育的認識,尤其是中小學階段的環節,我歷經了好奇,羨慕到憂心的心路歷程。的確,西方的科技知識技術,提供了生活的更利,給了人類帶來福祉。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災難。在西方無止境的物質發展下,造成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人的信仰被科技沖淡了;人的心態在物質刺激下變貪婪頹廢了。其結果是人的自覺、自律能力逐漸消失,社會風氣敗壞,連大家人身的安危都成了問題。可見知識技能祗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牛活的目的。無可否認的,現今若不重視科技知識,個人國家都無法在今日競爭的世界裏生存。傳授知識技能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部份,也許也是大部分,但畢竟還是次要的。教育的宗旨應是培養人修己明禮的自覺和自;發揮「智、仁、勇」的人性;了解生命的義意,確看待「自己」和「家庭、社會及大自然」的關系。人人都能自覺、自律,大家才有真正的「自由」。人人都能互相關懷、彼尊重和互助才能享有真正的「民主」。培養這整體觀念才是教育的主要部分,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展望二十一世紀全球文化發展的趨勢,西方的物資文明正吞食著東方的人本文化。作為現代的中國人,我們有使命去珍惜、維護、更新我們文化的精粹。今天中國的教育如何振興?如何步入自己的軌道?我深感推動「教育改革」要先認識自己固有的文化;以「人本主義」文化為根據,借鑒西方「科學文明」的精神與方法,作有系統的研究和更新。深信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必能為促進人類幸福和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作者喬龍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畢業,獲紐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和維琴尼亞大學比較教育博士學位。在美曾任小、中、大學教師,紐約市教育局督學。現任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國際教育項目主任。十年前發起【認養鄉村學校圖書室】活動,各地募捐,提供大陸、臺灣偏遠貧困地區學校圖書,獎學金和改進教學活動,協助提高人民素質。)
民國八十八年四月
(亦見讀經通訊第十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