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读经资讯
2
读经手册
3
附录五4
https://www.gsr.org.tw/custom_115018.html 附录五 附录五 附录五:「东」张 「西」望话读经     想来是西式的教育受多了,或是美国居住久了。许多在美华人成天脑子裏转的都是自己的事。每天熙熙攘攘地追求著 "美国梦"的生活,对于西方的物质文明,好奇又爱慕,并且乐此不倦。周末假日经常是逛装饰堂皇的购物中心或是沉醉在五光十色的电视电影中,平常努力的不外是高薪、房子、车子….,当然,我也有过这段经验。然而,自感那些满足和快乐都不能持久,心裏不能坦然自若。常自问这种搏斗要到何日止,何时休呵?这样汲汲营营地又到底是谁辛苦为谁忙呢?以自己 "有限"的生命去追求世界 "无限"的物质,那天才能得到内心满足而安宁呢?生命的意义在那裏?活著总该有个充实的境界吧。何况,这种搏取又多是盲从的跟著大家跑。     当我自省这种心态时,常会联想到台湾师范大学曾昭旭教授说过我们这些现代的中国中 "虽然血管裏流的仍是中华民族的血,但从小是喝西方文化的奶水长大的,意识层面的思路与观念老早是西式的了。",以前不为然,现在越来越觉得有道理了。     记得60年代在台湾求学期间,进的是一流学校,却没有培养 "自觉、自律、自强"的意识。学校的课程多偏重英文和数理,似乎英文和数理老师也较受学生的尊重。上学就是求知识,升大学,去留学。这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对我等青年人一致的期许。学校没有引导我们认识和伸展自己的个性,更很少鼓励我们去关怀社会。狭隘的教育观念就导致了狭隘的教育内容,而狭隘的教育内容就培养出狭窄的人生价值观。所以,现代的知识份子,大学生多半是自我中心的,在社会工作缺乏判断力、也没有正义感,更谈不上应付困难,应变环境的能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了。     我们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点?怎样在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生涯间为自身求安顿?怎么又能超越现实开拓自我的大方向?我的这些迷惑是随著年龄的增长才悟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志业和使命。这样的心态又更是在数年前我与十几位有同感的朋友共同研读中国的古典经文原著中获得一再的肯定。     我们先从四书开始研读,才了解那毕竟是三千年不衰的中国儒家思想、中华精萃。真是深感开卷有益啊,例如「大学」中就有引导我们立志的三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有辅导我们思维的五段思维法(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能虑,虑而后能得)和本末相对术(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以及引导我们了解人生责任的八罾实在论(修身、齐家、治国,进而兼善天下)的哲理。真是何等智慧。大家都后悔小时候没有背诵这些生活指南。若是幼年熟悉这些经典,那些智慧的种子,会如泉水似的不断滋润岁月,引导我们求学,指导我们生活,我们的生命又是何等境界,大哉,中华民族的智慧!     去年年底,意外的收到李思平、欧阳碧云夫妇由台南寄来的一大盒「儿童读经」资料,内有读本、手册、录相带、录音带等。细阅之后,非常兴奋,才知道王财贵教授发起和推动的这教育活动,历时十多年,真正功德无限。     我是从事教育工户的,对这样具远见、有成效的教育活动,感到很振奋、很响往。决定与友人俞小薇女士(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在今年的三月中旬前往台湾一行,亲自了解实况谢谢王财贵教授,华山书院的吴英兰女士和李思平先生的安排,我们在台北、台中、台南访问了五天。我们参观了学校、社区和家庭组织的读经活动,访问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目睹「儿童读经」带给孩子,家庭的 "多功能"实际效益。那些好处真是孩子一辈子都享用不尽。这些背诵中华读经的孩子多么有福啊!     以读经的 "多功能"而言,正如西方对 "阅读"的学术研究报告所指出:读者可从阅读中学到字、辞、句和文章的意思;经常阅读不仅能丰富词汇,加快阅读速度,还能增强理解力;阅读不仅增长知识,还能建立读者的自信与自尊。再从长远看,趁孩子们在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就背诵了为人处世的智慧,让他们逐渐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看待「人」、「自己」,「人与人」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领悟到生活的品质、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儿童读经」从小就为孩子种下了智慧的种子。我们很敬佩王教授的远见和他不辞辛苦地四处推动儿童读经的毅力,我们赞赏家长对孩子读经的爱心和执著,我们感佩社会人士对儿童读经的认同和资助,这些新兴现象都让我从新得力,让我也有了新的使命感。     我在美国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於西方教育的认识,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环节,我历经了好奇,羡慕到忧心的心路历程。的确,西方的科技知识技术,提供了生活的更利,给了人类带来福祉。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在西方无止境的物质发展下,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人的信仰被科技冲淡了;人的心态在物质刺激下变贪婪颓废了。其结果是人的自觉、自律能力逐渐消失,社会风气败坏,连大家人身的安危都成了问题。可见知识技能祗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牛活的目的。无可否认的,现今若不重视科技知识,个人国家都无法在今日竞争的世界裏生存。传授知识技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份,也许也是大部分,但毕竟还是次要的。教育的宗旨应是培养人修己明礼的自觉和自;发挥「智、仁、勇」的人性;了解生命的义意,确看待「自己」和「家庭、社会及大自然」的关系。人人都能自觉、自律,大家才有真正的「自由」。人人都能互相关怀、彼尊重和互助才能享有真正的「民主」。培养这整体观念才是教育的主要部分,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展望二十一世纪全球文化发展的趋势,西方的物资文明正吞食著东方的人本文化。作为现代的中国人,我们有使命去珍惜、维护、更新我们文化的精粹。今天中国的教育如何振兴?如何步入自己的轨道?我深感推动「教育改革」要先认识自己固有的文化;以「人本主义」文化为根据,借鉴西方「科学文明」的精神与方法,作有系统的研究和更新。深信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必能为促进人类幸福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作者乔龙庆: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系毕业,获纽约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和维琴尼亚大学比较教育博士学位。在美曾任小、中、大学教师,纽约市教育局督学。现任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国际教育项目主任。十年前发起【认养乡村学校图书室】活动,各地募捐,提供大陆、台湾偏远贫困地区学校图书,奖学金和改进教学活动,协助提高人民素质。)                                                 民国八十八年四月 (亦见读经通讯第十七期)  
https://www.gsr.org.tw/ 财团法人台北市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

附录五:「东」张 「西」望话读经

 

  想来是西式的教育受多了,或是美国居住久了。许多在美华人成天脑子裏转的都是自己的事。每天熙熙攘攘地追求著 "美国梦"的生活,对于西方的物质文明,好奇又爱慕,并且乐此不倦。周末假日经常是逛装饰堂皇的购物中心或是沉醉在五光十色的电视电影中,平常努力的不外是高薪、房子、车子….,当然,我也有过这段经验。然而,自感那些满足和快乐都不能持久,心裏不能坦然自若。常自问这种搏斗要到何日止,何时休呵?这样汲汲营营地又到底是谁辛苦为谁忙呢?以自己 "有限"的生命去追求世界 "无限"的物质,那天才能得到内心满足而安宁呢?生命的意义在那裏?活著总该有个充实的境界吧。何况,这种搏取又多是盲从的跟著大家跑。

 

  当我自省这种心态时,常会联想到台湾师范大学曾昭旭教授说过我们这些现代的中国中 "虽然血管裏流的仍是中华民族的血,但从小是喝西方文化的奶水长大的,意识层面的思路与观念老早是西式的了。",以前不为然,现在越来越觉得有道理了。

 

  记得60年代在台湾求学期间,进的是一流学校,却没有培养 "自觉、自律、自强"的意识。学校的课程多偏重英文和数理,似乎英文和数理老师也较受学生的尊重。上学就是求知识,升大学,去留学。这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对我等青年人一致的期许。学校没有引导我们认识和伸展自己的个性,更很少鼓励我们去关怀社会。狭隘的教育观念就导致了狭隘的教育内容,而狭隘的教育内容就培养出狭窄的人生价值观。所以,现代的知识份子,大学生多半是自我中心的,在社会工作缺乏判断力、也没有正义感,更谈不上应付困难,应变环境的能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了。

 

  我们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点?怎样在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生涯间为自身求安顿?怎么又能超越现实开拓自我的大方向?我的这些迷惑是随著年龄的增长才悟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志业和使命。这样的心态又更是在数年前我与十几位有同感的朋友共同研读中国的古典经文原著中获得一再的肯定。

 

  我们先从四书开始研读,才了解那毕竟是三千年不衰的中国儒家思想、中华精萃。真是深感开卷有益啊,例如「大学」中就有引导我们立志的三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有辅导我们思维的五段思维法(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能虑,虑而后能得)和本末相对术(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以及引导我们了解人生责任的八罾实在论(修身、齐家、治国,进而兼善天下)的哲理。真是何等智慧。大家都后悔小时候没有背诵这些生活指南。若是幼年熟悉这些经典,那些智慧的种子,会如泉水似的不断滋润岁月,引导我们求学,指导我们生活,我们的生命又是何等境界,大哉,中华民族的智慧!

 

  去年年底,意外的收到李思平、欧阳碧云夫妇由台南寄来的一大盒「儿童读经」资料,内有读本、手册、录相带、录音带等。细阅之后,非常兴奋,才知道王财贵教授发起和推动的这教育活动,历时十多年,真正功德无限。

 

  我是从事教育工户的,对这样具远见、有成效的教育活动,感到很振奋、很响往。决定与友人俞小薇女士(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在今年的三月中旬前往台湾一行,亲自了解实况谢谢王财贵教授,华山书院的吴英兰女士和李思平先生的安排,我们在台北、台中、台南访问了五天。我们参观了学校、社区和家庭组织的读经活动,访问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目睹「儿童读经」带给孩子,家庭的 "多功能"实际效益。那些好处真是孩子一辈子都享用不尽。这些背诵中华读经的孩子多么有福啊!

 

  以读经的 "多功能"而言,正如西方对 "阅读"的学术研究报告所指出:读者可从阅读中学到字、辞、句和文章的意思;经常阅读不仅能丰富词汇,加快阅读速度,还能增强理解力;阅读不仅增长知识,还能建立读者的自信与自尊。再从长远看,趁孩子们在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就背诵了为人处世的智慧,让他们逐渐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看待「人」、「自己」,「人与人」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领悟到生活的品质、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儿童读经」从小就为孩子种下了智慧的种子。我们很敬佩王教授的远见和他不辞辛苦地四处推动儿童读经的毅力,我们赞赏家长对孩子读经的爱心和执著,我们感佩社会人士对儿童读经的认同和资助,这些新兴现象都让我从新得力,让我也有了新的使命感。

 

  我在美国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於西方教育的认识,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环节,我历经了好奇,羡慕到忧心的心路历程。的确,西方的科技知识技术,提供了生活的更利,给了人类带来福祉。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在西方无止境的物质发展下,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人的信仰被科技冲淡了;人的心态在物质刺激下变贪婪颓废了。其结果是人的自觉、自律能力逐渐消失,社会风气败坏,连大家人身的安危都成了问题。可见知识技能祗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牛活的目的。无可否认的,现今若不重视科技知识,个人国家都无法在今日竞争的世界裏生存。传授知识技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份,也许也是大部分,但毕竟还是次要的。教育的宗旨应是培养人修己明礼的自觉和自;发挥「智、仁、勇」的人性;了解生命的义意,确看待「自己」和「家庭、社会及大自然」的关系。人人都能自觉、自律,大家才有真正的「自由」。人人都能互相关怀、彼尊重和互助才能享有真正的「民主」。培养这整体观念才是教育的主要部分,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展望二十一世纪全球文化发展的趋势,西方的物资文明正吞食著东方的人本文化。作为现代的中国人,我们有使命去珍惜、维护、更新我们文化的精粹。今天中国的教育如何振兴?如何步入自己的轨道?我深感推动「教育改革」要先认识自己固有的文化;以「人本主义」文化为根据,借鉴西方「科学文明」的精神与方法,作有系统的研究和更新。深信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必能为促进人类幸福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作者乔龙庆: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系毕业,获纽约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和维琴尼亚大学比较教育博士学位。在美曾任小、中、大学教师,纽约市教育局督学。现任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国际教育项目主任。十年前发起【认养乡村学校图书室】活动,各地募捐,提供大陆、台湾偏远贫困地区学校图书,奖学金和改进教学活动,协助提高人民素质。)

 

                                              民国八十八年四月

(亦见读经通讯第十七期)